深图旗下网站: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  学校网站建设
新闻中心

产品演示
产品价格

原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

  由国家教育部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的有关单位印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自此,由国家教育部主导的精品课程转型为精品资源共享课正式拉开大幕。

  2003年以来,由国家教育部主导全国高等教育院校参与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到今年已经是第九个年头了,在这九年里全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琐果累累,截至到2011年底,已累计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将近5000余门,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千所高校,并带动起近10000门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国家精品课程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上所发挥的作用,得到了高校师生的普遍认可与高度评价。

  于此同时,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重视与投入力度不够、建设的方法与措施不得力、后期管理与服务不够到位、资源开放程度不够等,后期管理不善对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效果产生了不良影响。以教育部对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教学支撑网站的两次抽查结果为例,网站访问的故障率分别高达18%和14%。这两次抽查仅涉及访问连通性单项指标,若增加对资源更新率的检查,那么问题率肯定还会有所增长。因此,在即将进入的精品课程建设的第十个年头,为了巩固精品课程建设成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法,原有的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资源共享课以政府主导,高等学校自主建设,专家、高校师生和社会力量参与评价遴选为建设模式,创新机制,以原国家精品课程为基础,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多级联动、共建共享(点击这里查看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有什么区别?)。

  谷秋精品资源共享课软件李总肯定了教育部的这一改革措施,他说:“教育部的这一次改革其实酝酿已久,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在部分高校进行改革试点,与其说是一次改革,不如说是一个深化或者叫转型升级。十年的精品课程发展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谷秋精品课程软件专注精品课程建设领域多年,所以像这样的信号出台,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在新版本的软件开发中,早已把教育部新的思路植入到软件成品中来了”。笔者在和李总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不断印证了自己的猜想。

  课程资源共享课建设是现代化教育体制下对教育模式的一个很好创新发展,也是目前中国高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让教育教学资源更加易于传递。互联网的发展,也在大力的推动着教育教学的改革,精品资源共享,这本是互联网的核心精神,以此运用于教育教学中来,实际上是由网络有限开放到充分开放的转变,这一举措更多的降低了教育教学成本,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广泛传播,特别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更加充分。“让教有所长,学有所用变得更加真实有效”李总说。

[返回列表] 发表时间:2012-10-23    浏览次数:11957